看見細節|攝影師 黃子佼
多才多藝的黃子佼,除了眾所皆知的主持工作外,也跨界多種領域,包含出版、當代藝術、設計、潮流,以及攝影。從國中開始就喜歡以傻瓜相機拍照的他,就讀世新大學時因為攝影課的緣故,啟發了創作之路。其時是底片相機...
Search
多才多藝的黃子佼,除了眾所皆知的主持工作外,也跨界多種領域,包含出版、當代藝術、設計、潮流,以及攝影。從國中開始就喜歡以傻瓜相機拍照的他,就讀世新大學時因為攝影課的緣故,啟發了創作之路。其時是底片相機...
陳志漢作為導演的第一部紀錄片為《My Father, My Mother》,以一名婚姻顧問(媒婆)如何介入調解雙親長久婚姻問題為主題,於2013年完成短片版本,在半島電視台播放。迄今他仍舊持續拍攝這對...
大三時,王漢順參加北區大專院校舉辦的校園普立茲新聞攝影比賽,以《南機場》作品得到不錯的成績。因而有機會在劉振祥攝影工作室當助理,拍攝劇場、舞台、雲門舞集等。同時,王漢順也接受林柳新偶戲博物館的館長羅斌...
生長於彰化的柯金源,體驗到工業化、產業發展對生態的可怖破壞力。他的原生家庭,父親家族務農,由於工廠的廢水汙染,使得農田生產的糧食有著品質的疑慮,母親家族是沿海養殖漁業,1980年代因工業發展需求,要填...
陳芝安與謝欣志,十年來採取雙導演制的方法拍攝紀錄片。陳芝安善於跟人互動,並且有強烈好奇心與同理心,因此負責前製與拍攝現場導演的部分,比較喜歡隔著距離觀看被攝者與故事的謝欣志,則是專職於掌鏡與後期剪接與...
從去年開始,盧盈良堅持以台語說話,這是由於2016年他以自己家族為題材拍攝《神人之家》後,當愈是勇於面對家庭的各種問題,也就愈是瞭解自己。對盧盈良來說,台語是母語,唯有使用這種語言說話,才是真實的他,...
知名紀錄片導演沈可尚,說起話來總是誠摯、深入,不避閃任何無可預期的可能,他似乎永遠活在當下,活在此時此刻他切實存在的現場,嚴厲且不放過自身,保持反省、觀察與思索的最大動能。而這也是他拍片時的要求,他要...
陳擎耀以扮裝攝影聞名,其出道作《張飛戰岳飛,泡泡滿天飛》,由祖父的戰時故事轉化得來,再結合大頭貼的日本元素,以詼諧的姿勢、拼貼藝術,闡述臺灣認同問題與後殖民現象。 自身入鏡的陳擎耀,最初只是因為自己...
徐婷喜歡在人群裡面,擔任攝影者,一方面能夠給予她安全感,跟人保持一種距離,但當她想要和人互動,又能往前推進,展開接觸。握有相機,讓徐婷感覺到自在,既在現場,又可以有保護膜,隱身其後。 也曾以裝置或錄象...
攝影師金磊,是台灣第一位水下鯨豚攝影師,大學讀的是生物,對於生物與環境十分有興趣,畢業之後到花蓮擔任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擔任志工,開啟了他與鯨豚的緣分。2001年開始出海,跟著船班一班一班的出海,學習海...